黎族與彝族有親緣關(guān)系?

作者:安東 來源:涼山日報 時間:2017-03-06 11:24:18 閱讀量:

 75331488764022736.jpg

 
  海南黎寨黎族博物館陳列的“黎族祖先像”
81131488764022736.jpg
  涼山彝族大畢摩的頭飾。
  “黎族祖輩像?我怎么橫看豎看,遠看近看都像我的祖輩像呢?”我心想,是不是搞錯了?這樣的五官、這樣的膚色、這樣的頭帕、這樣的英雄結(jié)、這樣的衣服這樣的包、這樣的裝扮這樣的形象和涼山美姑彝族老人的裝扮簡直別無二致。特別是頭帕上的英雄結(jié),和被稱為是“彝族符號”的彝族“英雄結(jié)”沒有兩樣。黎族與彝族,兩個不同語言的民族,何以擁有同一種被稱為“民族的鮮活個性”的民族符號呢?會不會也是近親或遠親呢?
  
 
  不久前,我走進海南黎族村,走進黎族博物館,圖片展打頭的是一張已經(jīng)風(fēng)雨滄桑、幾近泛黃變色的老照片。老照片的說明是:黎族祖輩像。
 
  “黎族祖輩像?我怎么橫看豎看,遠看近看都像我的祖輩像呢?”我心想,是不是搞錯了?這樣的五官、這樣的膚色、這樣的頭帕、這樣的英雄結(jié)、這樣的衣服這樣的包、這樣的裝扮這樣的形象和涼山美姑彝族老人的裝扮簡直別無二致。特別是頭帕上的英雄結(jié),和被稱為是“彝族符號”的彝族“英雄結(jié)”沒有兩樣。
 
  顯然,照片上的人物,單從身上的裝扮就可以看出,他是個以頭為先,注重頭飾的黎族人。
 
  從此可以看出,黎族也是個注重頭、注重頭飾的民族。
 
  彝人
 
  一個注重頭部裝飾的民族
 
  有諺語曰:“彝飾頭,藏飾腰,漢飾腳”。其意為:彝族注重裝飾頭部,藏族注重裝飾腰部,漢族注重裝飾足部。
 
  彝族注重頭部,注重頭部裝飾,不僅僅是因為頭是人的門面,而彝人認為頭是人的靈魂之居所。彝人認為人有靈魂,且有“一魂四處游蕩,一魂駐守火葬墓地,一魂回歸祖界”的“三魂說”,即人死之后有三個靈魂,也就是靈魂不死觀。
 
  彝人特別是民間彝人們認為,人的靈魂之居所在前額之發(fā)下,故彝族有一種古老的傳統(tǒng)習(xí)俗——男子多蓄發(fā)于頭頂,稱“茲母”或“茲爾”。男孩在三四歲時就開始在額頭頂留一棕頭發(fā),成年后將其挽成一個發(fā)髻。人們視其為能主宰吉兇禍福的靈魂住所,所以神圣不可侵犯,除父母長輩之外,任何人不能觸摸、戲弄,犯者繩之以彝族習(xí)慣法。因此漢語稱其為“天菩薩”。
 
  而今的涼山彝族,留椎髻者為數(shù)還不少,有的達十來米長,常常盤繞于頭上,遠看似戴頭帕。椎髻不長者則戴上青藍黑色的棉布或絲織頭帕,再在頭帕上扎一尖錐狀的長結(jié),頂于額頭或頭頂位置。彝語叫“茲提”,漢語稱“英雄髻”。其意為:戴頭帕?xí)r以此代替被蓋在頭帕之下無法豎起的“天菩薩”,也以飾頭部,裝點靈魂之居所。
 
  頭帕,彝語稱俄梯,有的地方也稱疊帕,一般為男子頭飾。大多用黑色或深藍色長巾盤纏而成,頭帕大都扎“英雄髻”,不扎英雄髻者極少,一般為少數(shù)老年者。
 
  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英雄髻,相比之下,青年男子的英雄髻扎得細長,挺拔聳立,象征朝氣蓬勃,勇猛威武之氣概;老年男子的英雄髻扎得粗壯,意為莊重老成,沉穩(wěn);均盤于額中。有的長約十幾二十厘米,有的則三四十厘米。
 
  英雄髻
 
  髻式各不同,挽法有講究
 
  “涼山彝族男子的‘英雄髻’還有三種髻式不同于一般,一種叫臣髻,系用頭巾挽一粗短海螺髻,盤于額上,支向前方,是頭人的標志;一種叫畢髻,也是用頭巾纏成螺狀,立于額上,但髻尖下垂,是祭司畢摩的髻式;一種是用細竹棍裹在頭巾中,纏成細如中指長約60厘米的髻,斜插額前,這是英雄扎夸的髻式。這幾種髻式都代表著身份高貴的人,是過去奴隸制等級的產(chǎn)物。”(巴莫姊妹彝學(xué)小組:《四川大涼山》)
 
  英雄髻有偏左偏右之分,傳說彝族先祖從滇、黔過往涼山時,曲涅系家支從左邊渡金沙江,古候系家支從右邊渡金沙江,故凡屬曲涅系家支的后裔英雄髻偏左,古候系家支后裔則偏右。
 
  其纏繞的技法和纏出來的式樣,各地不一,千姿百態(tài)。但纏繞的方向卻相當(dāng)講究,各地完全相同,活著的人戴的均從右至左向纏繞,死者戴的則反之。
 
  記得父親有三個頭帕,有個是深藍色的,兩個是黑色的。其中有一個是絲的,兩個是布的,他最愛戴的是黑色的布頭帕。那種布料和一般的布不一樣,織得疏些,透氣透風(fēng)又透光,據(jù)說是一種特制的布料。一頂頭帕的布料長達丈余,他會纏幾種纏法,繩狀的、帶狀的、交叉狀的都會。早上起來時現(xiàn)纏現(xiàn)戴,有時以頭為模即直接在頭上纏,有時以膝為模纏好再戴上。無論春夏秋冬,還是風(fēng)雨烈日,頭帕從未離過頭。扎出來的英雄髻時粗時細,但總是那么挺拔。
 
  頭帕
 
  不斷演進,多姿多彩
 
  而今的頭帕,也隨著社會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和審美情趣的變化而有了很大的演進,可謂多姿多彩。其形有大有小,有高有矮;其色有赤有橙,有藍有紫,有黑有青;其髻有長有短,有粗有細;髻色有素有艷,七彩耀目;其料有麻有布,有絲有綢;其纏法有索狀,有帶狀;其戴法則前傾后仰,左揚右斜,隨心所欲,百花齊放。還有了舞臺頭帕和生活頭帕之分,在市場,在商店既能買到各種布料,也能買到各式各樣的成品頭帕。有人還發(fā)明出外包布料內(nèi)裝海綿或泡沫或其它材料的既美觀大方,又經(jīng)濟實用的成品頭帕,并獲得專利。
 
  猜想
 
  黎族與彝族是近親或遠親
 
  有人認為,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出土的“青銅獸面具”的額飾是彝族頭上的“茲母”即“天菩薩”或頭飾“茲提”應(yīng)該是“英雄髻”的代表或是“茲提”的初形。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歷史。
 
  后在1963年發(fā)現(xiàn)的云南昭通后海子?xùn)|晉霍承嗣墓壁畫中就出現(xiàn)了與今大小涼山彝族男裝頗為相似的“茲提”,則不算早了。書載:“云南昭通后海子?xùn)|晉霍承嗣墓壁畫繪于東晉太元年間即公元386年至公元394年”。彝族留“茲母”、戴頭帕扎“茲提”的習(xí)俗可以說是與彝人的誕生發(fā)展近乎同步,其歷史之久遠,毋庸置疑。
 
  有人提出:畫在掛有僰人懸棺的陡壁上的僰人巖畫中“天菩薩”和三星堆遺址出土的“青銅獸面具”的額飾應(yīng)該是彝人的?不是彝人的也應(yīng)該與彝人有關(guān),或者叫“不是近親,也是遠親”。因為,頭飾也是一種文化,且應(yīng)該屬服飾文化的范疇。而服飾是人類文明發(fā)展的產(chǎn)物和文化的結(jié)晶,是一段時期文明發(fā)展的良好表現(xiàn)形式。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現(xiàn)和形象展示,體現(xiàn)的是民族的鮮活個性,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精神面貌。
 
  那么,黎族與彝族,兩個不同語言的民族,何以擁有同一種被稱為“民族的鮮活個性”的民族符號呢?會不會也是近親或是遠親呢?
 
 
  文/圖 涼山日報 安東
 

上一篇:彝族和印第安人有共同的祖先?
下一篇:返回列表
一周閱讀排行榜
視頻關(guān)注排行榜
關(guān)于我們 | 廣告服務(wù) |合作聯(lián)系 | 廣告咨詢

始于2008年 涼山在線 quejzjb.cn 版權(quán)所有 | 蜀ICP備12019630號 涼山州網(wǎng)監(jiān)備案號:51340003001212

聯(lián)系電話:0834-2596961 電子郵件:admin@ls520.net 聯(lián)系 QQ:418311737 QQ:515299333

歡迎商家、企業(yè)、單位等社會各界朋友與本站合作,共贏未來! 聯(lián)系地址:西昌市尤家屯安置小區(qū)21單元10-2室